“猎豹”的火控系统先进,炮手和车长都配备了昼夜观瞄镜,具备行进间射击能力和猎-歼作战能力。系统还配有第三代红外热成像夜视仪,能够在2000米外辨识目标。车体的复合装甲设计有效提升了防护性能,正面能够承受30毫米机关炮的直接命中,而侧面则能抵御12.7毫米机关枪的攻击。
“猎豹”D3样车的改进
相比于D2样车,D3样车在多个方面做出了改进。D2样车的战斗全重为31吨,车体长度为7米,高度为3.3米,最大时速可达100公里/小时,行程为500公里。然而,这些参数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车高过大,容易暴露目标,且备弹量和可靠性仍有待提升。因此,D3样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战斗全重降低至29吨,车高压缩至3米以内,备弹量增加至33发。炮塔外形得到重新设计,原有的内炮盾被外炮盾所取代,同时车体尾门采用液压跳板设计。光电瞄准系统也进行了升级,改进了倍率,以提高射击精度。
台军计划于2025年8月开始对“猎豹”进行测试,测试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将持续至2026年6月,随后进行第二阶段的验证。如果测试顺利,预计“猎豹”将在2028年投入量产并服役。
未来面临的挑战
尽管“猎豹”D3样车做出了诸多改进,但仍然存在一些显著的不足,尤其是火炮威力问题。当前的XT112型穿甲弹能在2000米射程内击穿500毫米的垂直钢装甲,但面对现代主战坦克,尤其是中国生产的15式轻型坦克,恐怕难以应对。15式轻型坦克配备了反应-4装甲,可以有效削弱穿甲弹的威力。经过反应-4装甲的削弱后,XTC112的穿透深度仍不足以对付15式的主装甲。因此,部分专家认为“猎豹”的穿甲弹威力需要大幅提升,至少达到550毫米以上。
然而,由于台岛内在穿甲弹研发上的技术瓶颈,提升“猎豹”火力的难度较大。因此,在未来战场上,“猎豹”可能更多依赖地形和机动性,利用战术灵活性与敌人周旋,而不是单纯依靠火力解决问题。
这一现象再次凸显了两岸军事力量的巨大差距,试图通过武力拒绝统一的想法,实际上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