蒟的解释

部首:艸

部首筆畫:6

部外筆畫:10

總筆畫:16 拼音:jǔ 注音:ㄐㄩˇ

倉頡:TYTR

统一碼:849F

卷別:〈申集上〉

同文書局本:1048頁,第26字 武英殿本:5014頁,第7字

唐韻 俱雨切 韻會 果羽切,𠀤音矩。 說文 果也。 本草 蒟醬。 南方草木狀 蒟醬,蓽茇也。生於番禺,小而靑,謂之蒟。 左思·蜀都賦註 蒟醬,緣樹而生,其子如桑椹,熟時正靑,長二三寸,以蜜藏而食之。 通志 蒟醬曰浮留。 又 本草 蒟蒻一名鬼芋。 酉陽雜俎 蒟蒻,根大如椀,至秋葉滴露,隨滴生苗。 又 集韻 權俱切,音劬。 又 韻會 俱遇切,音屨。義𠀤同。

《論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