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坡苗乡,一听名字就知道高坡主要的居民是苗族人。高坡属于苗岭的一段,苗岭也就是苗族人居住的大山。而高坡的苗族和其他地方的苗族相比,有许多独特的地方。高坡苗族服饰特征以背牌为主要标志,因此称“背牌苗”。背牌的颜色、图案等特点和传说的不一,也有的称为印牌苗,红毡苗。背牌分前后两块,上面是四方印章,挑花饰满印章周围,以黄色为主调,间以红色色条,富丽、高贵而庄重,一般高坡妇女一生只有一至两块。背牌就是代表自己。
在高坡流传着一个射背牌的风俗,射背牌的双方为相爱但是不能结为夫妻的男女,通过“射背牌”,缔结阴间婚姻,即“阳间不能婚、阴间结夫妻”。“射背牌”习俗是青年男女对父母指定婚姻不满而又不能反抗,同家庭达成的妥协产。仪式过程中,女子自己的背牌悬挂起来,供作箭靶。男子则向天地各射三箭,表明了青年男子乞求天地为阴亲征婚的愿望。接着男子操弩射“背牌”,射中表示可缔结阴亲。仪式后,女子将“背牌”送给男子,男子则则将红腰带给女子,互为定情之物。习俗规定,从此无论情况怎样,他们都不能在生前结为夫妻。但在死后安埋时,男子须将“背牌”搁置胸前,女子须将“红腰带”系于腰间随葬,最终实现“阴亲”的联结。
高坡的另外一个特别的风俗就是洞葬习俗。高坡的苗人把洞葬叫作“把个杜”,“把个”是洞的意思,“杜”则是苗语的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洞中之鬼”。高坡的洞葬历史已经有600余年,目前发现的洞葬遗址有20多处,而保存完好的有两处,分别是甲定洞葬和杉坪洞葬。以高坡为中心,周边的惠水,龙里、独山、都匀、长顺、紫云等都有洞葬的发现。苗族将死者装入棺木,抬入一个大洞穴里,按照家族及辈分排列,头朝南,放在峭壁上,以后整个苗寨或一个地域的亡者,都被抬入这个洞穴。
甲定洞葬
春节的正月初四,高坡苗族乡杉坪村的苗族在山洞里,吹起芦笙跳起舞缅怀祖先,表达苗族对本民族传统的怀念和尊重。每年的“跳洞”从正月初四日起,在各村轮流进行,至初九结束。正月初四在高坡苗族乡杉坪村开始跳,初五转至龙里县摆省乡的裹里村,初六到贵阳市高坡苗族乡甲定村、初七在隆云、初八至五寨、初九到惠水县孟洪村;这种顺序几乎是固定不变的,已形成传统。“跳洞”的时间一般从下午两点左右开始,按惯例是先由身穿盛装青年男女进入岩洞中,男青年吹芦笙,女青年随着芦笙的节奏牵手起舞,跳着跳着人数就越来越多。
跳洞
云顶草原位于高坡乡云顶村,占约为2000亩,海拔1612多米,是贵阳市海拔最高的区域之一。云顶草原实际上并不平坦,草场也有限。但是绵延的群山之上布满了风力发电的“风车”。高坡上的路犹如一条蛟龙,盘踞于群山峻岭之颠,蜿蜒曲折、跌宕起伏,绵延百余公里。蓝天与之相接,白云与之呼应,犹如草原天路。云顶草原的是适合露营的地方,在晴朗的夜晚,星空璀璨。
草原天路
高坡苗族在苗岭上居住了600多年,创造了丰富的农耕文化。高坡的梯田梯田层层堆积,已经成为了贵阳人寻找乡愁的乐园了。高坡的梯田有两个季节最美,一个是四五月,这时候梯注满了水,另外一个季节是秋季,稻田满是金黄。走在高坡的梯田上,回想起孩童时的生活,吟诵着《稻香》,这是最简单的乡土情怀。
高坡为四周峡谷深陷,到达高坡入口处“两石对崎,其势如门”,称为石门。石门为苗族村寨,寨门敦实古朴,入门攀山,绝顶处面西,脚下万丈深渊,可远眺花溪、贵阳。高坡的石门村,见证了苗族人的血泪史。明朝天启三年(1623),明朝调集四省兵力镇压高坡东苗自然首领干把猪,战于石门。官军血洗高坡一带苗寨625个,屠杀苗人一万多人后,在石门山顶一堵崖上刻下的“永镇边夷”四字摩崖。
石门村
高坡乡也有辉煌的时候。清同治八年,高坡乡洪家庄(今大洪村)人周代明考中武举人,朝廷授兰翎守府,这是高坡乡历史上唯一中举者,因高坡洪家庄周氏和花溪吉麟村周氏的入黔始祖是亲兄弟,故清末民初贵筑一带民间传扬“周氏一门,文武双全”。那时为防匪患周代明与高坡徐姓祖先在灵应山上修建了营盘作两姓族人及乡里避匪患之用。我们看到了当年营盘内竖“刁斗”的基石,石墙也还完好。
(高坡上的古井)
摆弓岩瀑布位于高坡水塘村境内。一级瀑布上游的桥边,已经为游客修建了一个不小的停车场。虽然水塘村的小溪边已经修了一截观光步道,但是摆弓岩瀑布群尚未被开发成景点。溪水从峡谷绝壁上飞流而下,分为三级,第一级高36米,第二级高20米,第三级高86米。
鬼架桥徒步线路位于黔陶乡小马场镇附近。进鬼架桥的路基本上是以水路为主,沿着一小河逆流而上,边观赏沿河的秀丽景色,边感受小河在脚下流淌而过的轻快。之后爬山的地方有一落差约40米的瀑布,飞流直下的水帘使周围雾气缭绕,如同仙境一般,叫人流连忘返。而此次的终点——鬼架桥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座宽0.8米、长10多米的天生石桥横架于两座山崖之间,当黎明晨雾弥漫时,更为令人惊叹!
细细了解,高坡也是一个有着一定文化底蕴和传奇色彩的地方,不过大部分游客来到高坡也只是看看草原风车罢了,对于高坡的传说他们并不感兴趣,也没有精力去探索。高坡北望就是贵阳,面临都市化浪潮的席卷,高坡虽然高入云端,似乎也很难免于其中。如今高坡的文化习俗正在走向消失,这已经是贵阳最后的苗族部落了。每年“四月八”(农历),高坡举办大型的节日活动,贵阳到高坡的道路便排起了车水马龙。来高坡的人,大多数便是想体验一把热闹吧,不然平时为什么不来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