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聊起开车,常常会听到一些人说:“一开车就腰酸背痛,感觉特别累。”但也有人说,自己开长途也没什么问题,甚至觉得开车很放松。为什么同样是开车,有人能轻松愉快,有人却开得疲惫不堪?其实,开车累不累,不仅和驾驶时间和路况有关,更关键的是开车方式、驾驶习惯以及对车子的调整。作为一个开车多年的老司机,我发现让开车轻松起来,和我们平常在车上的一些小习惯密不可分。
首先,开车累不累,驾驶姿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坐姿不当不仅让人感觉不舒服,还会给脊椎、肩膀和腰部带来额外的压力。曾经我有段时间也感到开车很累,后来才发现是坐姿没调整好。其实正确的驾驶坐姿是要保证我们背部完全贴合座椅,座椅的角度稍微向后倾斜一点,这样不仅能让脊椎获得支撑,还能缓解腰椎的压力。方向盘的高度也很重要,调整到手臂微微弯曲,双手放在方向盘上不费力气。如果方向盘调得太高或太低,长时间开车下来,肩膀和手臂都会感到酸痛。
其次,很多人开车累,是因为没有保持适当的放松心态。特别是新手司机,常常会因为紧张而全身绷紧。其实,开车并不需要全程都处在紧绷状态,过于紧张只会让身体更容易感到疲劳。就拿我自己来说,刚学车时手握方向盘特别用力,总怕出错,开一会儿就觉得累。后来慢慢习惯了,才懂得“松弛有度”的重要性,握方向盘的力道放轻一点,不仅更省力,操控也更自如。而且,开车时不妨把注意力集中在前方的整体交通环境上,而不是死盯着车头,学会“提前预判”,会让整个人放松不少,驾驶也更轻松顺畅。
再者,开车节奏的把控对疲劳程度也有很大影响。一些人开车喜欢急刹车、急加速,这样的驾驶习惯不仅增加油耗,还会让驾驶者感到累。频繁的刹车和加速需要车主不断调整身体姿势,时间一长,身体就会开始抗议。尤其是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路况本来就复杂,急刹车、急加速很可能会让自己和乘客感到不适。我自己就特别注意平稳驾驶,保持匀速行驶,既不会因为猛踩油门而紧张,也不会因为频繁刹车感到不安。这样开车不仅更省油,而且长途驾驶也没那么容易累。
还有一个让很多人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开车环境的舒适度。你可能没注意到,车内的温度、空气流通情况、座椅软硬度都会影响开车的舒适度。夏天的时候,如果车内空调开得太低,温差大,不仅容易感冒,还会让人感到疲惫。而冬天则恰恰相反,车内温度过高,空气不流通,也会让人昏昏欲睡。其实,保持车内温度适中,稍微开一点窗让空气流通,不仅能让头脑清醒,还会减轻驾驶疲劳。
最后,车辆性能和配置对驾驶舒适度也至关重要。有些车在设计时座椅支撑性、悬挂系统、车身隔音性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到位,长时间驾驶也不会感觉到太多不适。而有些车的座椅较硬,悬挂偏硬,在经过颠簸路面时会让驾驶者感到不适。我的车子在买回来后,也对座椅做了调整,还加装了一些舒适度辅助设备,比如座椅靠垫,这些小细节看似不起眼,却能显著提升驾驶体验。
其实,开车累不累,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懂得“调节”。如果在驾驶时总是过于紧张、坐姿不对、没有合理规划节奏,这些都只会增加疲劳感。但如果能调整好心态,掌握正确的驾驶技巧和习惯,那么即便长时间驾驶,也能保持轻松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