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壳市场是一个庞大而多样化的市场,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手机壳品牌、产品类型、材质、设计和价格。
手机保护套,为手机起保护作用,所设计及生产出来的外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手机保护套借着移动电话瘦身的契机开始盛行,作用也有保护手机发展为美观用途。
其种类也随着手机品牌和功能的增加而呈多样化,按质地分有皮革、硅胶、布料、硬塑、软塑料、绒制和绸制等品别,而按机型分则有直板与翻盖的区别。受到机型的限制,手机保护套的适用类别也不同。直板机通常能使用全类别的手机套,而滑盖型折叠型则往往只能选择皮套。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手机壳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作为手机周边第一刚需产品,手机壳套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每年有十几个亿的手机壳套市场容量,是规模最大的手机配件之一。调查数据显示,75%的智能手机用户会用保护壳,且25%的人会购买2个以上手机壳,以在不同场合呈现不同的手机造型和服装搭配。其中,女性消费者占半边天。据天眼查,在天猫,手机壳所属的数码周边品类,女性消费者占比超50%。手机壳和项链、口红一样,正成为女性们的“第三配饰”。
手机壳套产品因为单价较低,从生产到出厂、批发再到零售市场的进入门槛都不高,多数零售商属于流动无证经营。有企业反馈,目前我国没有手机壳套行业的相关执行标准,导致产品品质参差不齐,有关部门也因没有标准可依缺乏有效的监管。
《手机壳套通用规范》从手机壳套产品外观、安全、环境适应性、功能和环保等方面,规范了普通手机壳套及防摔型手机壳套、防水型手机壳套、装饰型手机壳套等功能型手机壳套的质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并规范了相应的质量评定程序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手机壳行业现状分析
统计显示,我国智能手机的存量已经接近20亿部,据市场调研公司GFK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全年手机销量为3.1亿部。手机壳,也正吸引着投资机构的不断押注。
2021年下半年以来,手机壳品牌的融资动向明显变多。2021年6月,潮流科技配件品牌CASETiFY获得C资本数千万美金A轮融资;2021年12月,“玩壳工厂”获得小米、顺为资本数千万元A轮融资,这门细分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专业选手,客单价也水涨船高,甚至有的品牌单个手机壳就卖数百元,仍有部分消费者追捧。
手机壳的主流消费群体是Z世代年轻人,复购率最高的也是这一群体,他们潮流、个性,喜欢追逐新鲜事物。在消费需求下,越来越多造型、图案、材质各不同的手机壳涌现市场。手机壳的款式就包括全包、半包、翻盖式、钱包式,材质包括硅胶、软胶、PU、铝合金等,风格也有简约、文艺小清新、复古、卡通等多种选择。有的商家甚至会根据Z世代消费者们的偏好、情绪、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
作为现代工业标准化的代表,手机这个产品在外观上是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满足差异化和个性化成了当前这个时代的主题。而如今,手机壳的爆火,反映出了目前工业产品无法定制的问题。而类似于手机壳的产业正是弥补和辅助了这样的一个需求。
目前来看配饰经济的商业前景巨大,简单的工业化生产无法满足人们追求个性,享受独特的需求。同质化的产品需要类似于装饰配饰进行改变,通过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来做衍生品,是一个还未被过度开发的市场。
花样格式的手机壳,正在撑起数十亿元甚至更大的市场。有调研数据显示,按手机壳售价中位数15美元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每年225亿美元,约1575亿人民币的规模。截至目前,从9.9元包邮,到数百元的品牌设计款,淘宝天猫上共聚集了数以几十万计的手机壳商家,分食千亿市场。
伴随手机壳从路边摊走向高端个性化,小小的手机壳正在撑起数大市场。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有约6300家企业显示的经营范围包含“手机壳、手机外套”。从地域分布上看,天眼查数据显示,广东省拥有最多的手机壳相关企业,拥有近4700家,占7成以上。其中,深圳以超4100家企业数量位居广东省手机壳相关企业第一位,也是全国最多,占全国数量的一半以上。
手机壳虽是手机的配饰,但品牌商通过不同的探索路径,挖掘出了其市场增长和发展的巨大潜力。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手机壳制造商需要在品牌上下苦功夫,同时需加大版权保护意识,用真正优质的产品,吸引消费者的复购热情。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以及对行业内企业调研访察所获得的大量第一手数据,对我国手机壳市场的发展状况、供需状况、竞争格局、赢利水平、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手机壳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