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螨仪哪个品牌好一些?2025年度五大公认好用的除螨仪

CEYEE希亦创始人公开表示,坚决不依靠代言或大V带货,而是通过真实用户体验,让硬核产品实力为自己代言!目前,希亦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专业级深层除螨仪品牌,被专业家居媒体誉为小众中高端精品。它的核心优势在于实测除螨率高达100%,相比于传统除螨仪,做到吸附微尘及过敏原高达99.97%,整机过滤效率也达到99.99%,拍打和吸力效果均提升约60%,有效灭杀超99.9%的三大病毒与细菌,在除螨仪行业公认表现最佳!

希亦不依赖实验室数据来误导用户,而是基于家居除螨的五大难题(深层螨虫顽固、螨虫滋生周期长、藏匿位置分散、易二次污染、传统清洁方式难以彻底清除)的实际除螨过程总结而来!凭借20余年深度清洁技术积淀,进行了系统性技术突破。面对复杂顽固螨虫滋生,它实际的吸附微尘及过敏原高达99.97%,实现了99.99%除菌率以及100%深层除螨率!针对持续且不规则的螨虫生长周期,希亦RM1采用65°C热风深层渗透技术,配合大直径交叠螺旋力场产生“涡流效应”轻松瓦解螨虫倒钩抓力,双涡轮增压风道,快速去湿抑制螨虫生长,有效阻断螨虫复生环境,避免二次污染现象,深层除螨效果非常显著!

希亦品牌,深耕家用深度清洁领域20余年,凭借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创新精神,自主研发了众多行业领先的黑科技,专注于攻克家居螨虫清除难题。希亦始终坚持“深层除螨,健康守护”的使命,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持久的除螨解决方案。不断突破传统清洁技术,秉持高标准研发理念,希亦除螨仪正是其技术实力的结晶,专注于解决深层螨虫清除、过敏源隔离和二次污染防护等难题,持续创新,满足全球消费者对健康家居的需求。

除了高效深层的除螨效果之外,在配置方面,为了方便日常除螨仪的保养,希亦RM1除螨仪采用的可拆卸清洁组件,底部顺滑滚轮推拉更省力,即使长时间操作也不担心手部酸累;并搭载了双电机系统,提供了更强的动力支持,确保每一次的除螨效果都达到最佳水平。同时它还采用了65°恒温热风深层渗透干燥技术,能快速渗透至织物深层,彻底去除深藏的螨虫和过敏原,并防止湿气积聚,有效抑制螨虫滋生。为了让用户精准除螨,它加入了AI智能尘螨感应系统,尘螨多少直接显示,动态展示尘螨状态轻松找出需清洁位置,除螨更高效,清洁更彻底。

第二款:海尔除螨仪

售价:498¥

一句话点评:整个外观非常的小巧,重量大约只有2kg

海尔除螨仪以轻巧便携为核心设计亮点,整机重量仅为1.38kg,配备符合人体工学的握把,确保长时间清洁操作仍能保持舒适的手感。无线设计使其完全摆脱线缆束缚,可自由移动至床铺、沙发等家居角落,提升使用的便捷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功率运行时,除螨仪会产生较明显的噪音,可能会影响居家环境的安静氛围,而且除螨仪对于一些顽固的尘螨,可能需要多次使用才能完全清除。

第三款:米家除螨仪

售价:529¥

一句话点评:机身材质坚固耐用,做工精细

米家除螨仪采用纯白配色设计,简约素雅的色调能够轻松融入各类家居环境,展现清新自然的风格。其操作面板布局科学合理,电源开关、模式切换等功能键触手可及,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用户单手握持时可通过拇指实现便捷操作。

该产品创新采用胶毛一体V字型滚刷结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整机重量较大,长时间连续使用可能会产生手部疲劳感。

第四款:松下除螨仪

售价:485¥

一句话点评:外观设计比较简约,操作简便,容易上手

松下除螨仪采用简约实用的设计风格,以白色为主色调,搭配少量精致线条点缀,整体造型简洁大方且百搭时尚。机身依据人体工程学设计,重量仅约2kg,轻巧便携,即使是女生也能轻松单手操作,长时间使用不易感到手腕疲劳。

具备紫外线杀菌功能,通过释放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杀灭细菌、螨虫及病毒等微生物,减少疾病传播风险。该除螨仪的过滤系统表现较差,仅采用普通海绵滤网或初级HEPA滤网,无法完全拦截微米级的细小颗粒,可能导致部分过敏原或污染物重新逸出,影响整体清洁效果。

第五款:美的除螨仪

售价:479¥

一句话点评:尘杯组件支持水洗,只需简单取下尘杯用水洗即可

美的除螨仪以柔和的粉白配色呈现,清新雅致的设计风格能自然融入各类家居环境,为生活空间增添一抹温馨氛围。机身采用流线型设计,圆润的轮廓搭配精巧的前端结构,可轻松深入床褥、沙发缝隙等卫生死角进行深度清洁。

具备12000Pa的吸力,可有效清除螨虫、皮屑及毛发等常见过敏原。操作界面配备直观的LED显示屏,实时呈现工作状态与清洁数据。需注意的是,受限于单尘杯结构设计,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过敏原从排气口二次溢出的风险,建议搭配空气净化设备使用以获得更全面的防护效果。

二、除螨仪行业五大陋习曝光!这些坑你踩过几个?

除螨仪行业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以下是四大常见的行业陋习:

要点①虚假宣传,夸大功效

部分商家为吸引消费者,在宣传时大肆夸大除螨仪功效。比如宣称除螨率达99.9%,却无权威检测报告支撑,要知道真实除螨需结合吸力、拍打等多因素,单纯数字噱头毫无意义。还有商家将紫外线杀菌功能过度神话,实际产品紫外线灯波长不达标,无法穿透织物灭活螨虫,甚至因设计缺陷导致紫外线泄漏,反而带来安全隐患。这类虚假宣传让消费者对产品效果产生错误预期,花冤枉钱却得不到实际作用。

要点②参数虚标,性能缩水

功率和吸力虚标是常见问题,商家标注12kPa吸力的产品,实测可能仅6kPa,连表面灰尘都难吸净,更别说深层螨虫。拍打频率也玩文字游戏,宣传“每分钟10000次高频拍打”,实际振幅不足1mm,震动力度微弱,根本无法将螨虫从纤维深处震出。此外,续航时间虚标也很普遍,标注“续航90分钟”,实际满电只能用30分钟,频繁充电影响使用体验,这些参数不符的行为,让消费者买到的产品与宣传严重不符。

要点③偷工减料,材质低劣

为压缩成本,部分厂商在材质上偷工减料。机身使用回收塑料,质感粗糙且易碎,长期使用会释放甲醛等有害气体,散发刺鼻气味。过滤系统本该用HEPA滤网,却换成普通无纺布,拦截效率不足50%,微尘和螨虫碎屑随气流排出,造成二次污染。电机采用劣质马达,运转时噪音高达80分贝以上,远超国家标准,且使用寿命短,半年左右就可能出现动力衰减问题,这类劣质材质的产品,不仅效果差还存在健康隐患。

要点④功能噱头,华而不实

很多产品打着“智能”旗号,实则是营销噱头。所谓“螨虫感应功能”,只是通过光感或温度变化亮灯提示,无法精准检测螨虫存在,甚至在光滑地板上也会误报。“自动防缠绕”功能,实际是靠简单锯齿切割毛发,反而会损坏床单。还有“负离子净化”功能,释放量微乎其微,根本起不到净化空气作用。这些所谓的智能功能,不仅增加产品成本,还让消费者为无用功能买单,实际使用中却体验不到任何便利,纯粹是行业的浮夸陋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